发展历程
中国西南崛起的锑业之星
——云南木利锑业有限公司创业发展历程
云南木利锑业有限公司是由1958年建矿的原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木利锑矿改制成立。公司经过半个世纪的创业发展,已经成为全国锑行业中驰名中外的锑品生产企业。公司1995年成为中国锑品联合体理事单位,2001年2月成为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锑及锑制品分会理事单位,2001年3月至今被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后为国家商务部)核准为“锑品出口供货企业资格”,2001年4月以来属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员并当选为理事单位,2005年3月成为国际氧化锑协会全权会员单位,2014当选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锑分会副会长单位。公司现有采矿分公司、选矿分公司、第一冶炼厂、第二冶炼厂、第三冶炼厂、电站、等六个主体生产单位。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公司职能管理机构有党政办公室、人事劳资、财务、销售、生产技术、质量管理、资源开发、物资供应、安全环保、节能减排、后勤保卫等十一个部室,党群组织有公司党委、纪委、工会、共青团、女工委等部门和组织。总之,从改革开放到“十二五”期间,公司在企业管理能力、产品开发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和质的飞跃,已发展成全国著名的锑品生产经营企业。
一、在山中崛起
原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木利锑矿,属全国大型锑矿之一。位于云南省广南县境内,有国道、高速公路和高铁与昆明、南宁相接。木利矿区处于五巅逶迤、群山巍峨的广南县西洋江畔。
木利锑矿的开发历史渊远流长,清朝宣统年间和民国年间就有村民开采。新中国诞生后,木利锑矿开始了一穷二白、建矿创业的艰难历程。1958年3月5日,建矿的矿工们搭起了俗称“狗相火”的几间茅草棚作为饮食起居的场所,用原始的炮杆、大锤等简陋的生产工具迈出了木利锑矿创业史上的第一步,木利人从此在艰苦创业的漫漫岁月中唱出了一曲曲人背肩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创业发展篇章……。
云南木利锑业有限公司采、选、冶生产规模的提升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经历了三大时期:第一时期是1980年以前,这一时期的生产工艺多以土法采矿和土法冶炼为主。第二时期是1980年至1990年,实施了“一期一步、一期二步”技改扩建工程,生产工艺逐步实现了正规化和机械化,为企业上档次、上规模、增效益奠定了重要基础。第三时期是1990年至今,尤其是1998年木利锑矿改制为云南木利锑业有限公司以来,企业的生产规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年产锑品能力10000吨,其中:高纯氧化锑系列产品6000吨、锑锭及其它锑制品4000吨。
经过不断创新,木利锑业已发展成为云南省最大的集采矿、选矿、冶炼、产品开发、工贸结合为一体的锑品生产企业。
二、走出旧体制的深谷
云南木利锑业的发展史既是一部创业史,又是一部不断向旧体制进行挑战的改革史。半个世纪以来,云南木利锑业有限公司伴随着共和国一穷二白的工业发展,经历了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其中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国有企业到股份制企业无一不在进行着体制、机制上的创新……,从而使生产力得到不断的解放和发展。
1958年至1965年,是木利锑业实行国营企业体制下的“建矿初期”。
1966年至1976年,是木利锑业受“极左”路线影响的“文化大革命时期”,这一时期企业正常的生产工作秩序被打乱。
1977年至1991年,我国终于结束了文革“十年动乱”。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木利锑业进入“拨乱反正和经济体制改革试点时期”,在企业内部逐步试行经济责任制承包,并逐年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木利锑业的发展逐步跃上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台阶。1989年至1991年相继被评为省州“出口创汇先进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先进企业”、“承包经营先进企业”。
1992年至1996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木利锑业以极大的自信和热情迎来了全面转机建制和深化改革的时期。从1992年起,木利锑矿被列为“文山州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试点单位”,针对国有企业存在的体制弊端,先后进行了劳动、人事、工资三项制度改革及一系列企业内部制度建设,同时经历了国家财税、金融、外贸、价格、还贷等重大变革的考验。
1997年,随着党的“十五”大东风,文山州壮族苗族自治州木利锑矿成为云南省首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由企业员工出资买断国企职工身份和国有企业资产,将原“文山州壮族苗族自治州木利锑矿”以股份整体改制组建为“云南木利锑业有限公司”,并于1998年1月8日正式挂牌运作,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经济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改革给企业带来了生机,给员工带来了实惠。在1997年至2013年的十六年中,云南木利锑业经受住市场疲软、金融危机、经营萎缩、产品升级、产业调整、行业整合的种种严峻考验。
三、逆水行舟谋发展
木利锑业五十多年的风雨历程,完全是一部在困难面前不断攻坚克难的历程。1996年至2000年时值国家“九五”时期,同时也是木利人建矿以来挑战最大、困难最多的时期,整个企业面临着连续五年的市场萧条、锑价暴跌、经营困难、亏损严重的严峻考验。
然而在困难面前,木利人临危不惧,唇齿相依,始终高举“艰苦奋斗,民主求实,团结友爱,开拓创新”的企业精神,在企业决策层和管理层的带领下,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顽强的生命力,经过一次次的抗争和几年来不屈不挠的努力,木利锑业终致化险为夷,走出困境,扭亏增盈,并增强了企业实力,推动了企业发展。战胜困难的云南木利锑业主要得益于五个方面的创新:
一是体制创新,1998年木利锑业实现了股份制整体式改制,改制对增强管理者和经营者责任心、提高劳动者对企业的关切程度和主人翁意识、实现国家资本的市场化,同时改制给所处困境中的企业带来了压力——动力——活力。
二是管理创新,木利锑业不断的苦练内功,加大内部管理力度和挖潜增效力度,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降低采矿、选矿、冶炼成本,保证了公司的生存与发展,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提升了企业管理能力。
三是科技创新,木利锑业在向科技要效益、以科技求发展的一系列进程中,于1997年至2000年,实施高纯氧化锑工艺技术开发工程,用原传统产品锑锭作原料,生产出适销对路、满足市场需求的高纯三氧化二锑系列产品,实现了公司产品升级换代,增强了公司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份额,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四是质量创新,奉行产品质量为企业的生命原则,加强企业产品质量管理并与国际质量体系接轨,从1999年起通过中国进出口商品质量认证中心—ISO9000系列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保证了企业产品质量与管理质量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五是经营创新,木利锑业始终致力于品牌和诚信创建,多年来保持产品商检合格率和产品产销比达100%,“木利”牌锑品从1996年起就一直蝉联“云南省名牌产品”、“国际知名产品”和“云南省著名商标”,锑品以其质优、价宜、守信赢得国内外用户信赖。
四、以科技求效益
科学技术是推动企业进步,增创企业效益的关键因素,市场经济的竞争本质上是科技实力的竞争。木利锑业始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方针,从八十年代开始全面进入科技兴企时期。
1984年至1990年,先后实施了“一期一步、一期二步”技改扩建工程,使企业的生产工艺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采、选、冶配套工艺逐步走向了正规化和机械化。同时,生产规模也不断提升,规模效益逐步显现,为木利锑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生产和经营基础。
1996年至2000年,木利锑业为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先后对矿山采矿方法、选厂工艺流程、冶炼工艺系统、安全环保及计算机网络管理等项目进行多次技术改造,使企业技改覆盖面达100%。通过这些技改,大幅降低了生产及管理成本。同时从1997年至2000年,成功地实施了年产能力6000吨的高纯三氧化二锑系列生产线技改工程,其工艺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于1999年7月荣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授予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6年以来,木利锑业不断加大科技接入和技术创新力度,全面进入产品结构调整、生产工艺改造、加大安全环保投入,实施循环经济时期。其中:一是,加大锑产品开发力度,增强产品升级能力,从根本上结束了公司产品单一、只销锑锭的历史,进一步提高了公司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二是,完善工艺设备的技术改造,增创企业经济效益。相继对公司采、选、冶工艺、发供电设备、计算机网络化管理、产品分析检测设施等项目进行技术更新。三是,走产研结合的新路子,与昆明、广州有关科研院所组成联合攻关小组,成功实施锑矿硫氧混合尾矿综合回收技改项目。四是,高度重视安全环保节能减排工作,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工业“三废”达标排放,2012年通过ISO1400: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五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实施矿山充填采矿法技改工程和选矿工艺尾沙废水治理工程,实现了资源的科学利用和尾沙、中水的循环利用。这些科技投入和技改举措,使企业焕发了生机与活力,从而走上了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五、铸就明天的辉煌
木利人五十多年的历史虽然消纵即逝,然而木利锑业的创业与发展、执着与奉献,都已铸成一座永恒的丰碑!五十年,曾萦绕着几代木利人壮观、企盼的情怀,而且是一幕幕烙印般难以忘却的情怀……。
木利锑业五十多年的创业发展为构建地方和谐社会作出了贡献。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挑战,“整合资源、优化结构、调整产业”已经成为当代企业发展的主题。木利锑业始终坚持居安思危、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全面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十二五”将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云南木利锑业能否做强做大、又好又快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木利锑业在新的长征路上将以崭新的姿态、更大的豪情,构建“员工和谐型、环境友好型、科技创新型、资源节约型”企业,与时俱进,再创明天的辉煌!